Voices 2025 韓旭東個展-邊緣 策展論述
藝術的新與變,要在現代和當代轉換,無法一蹴可幾 無一例外。韓旭東默默的創作,時間成熟就會有一次質量兼具的展覽,以一種苦行僧方式,為藝術留下紀錄。創作的執著和熱情,在作品可以完全體現,韓旭東為雕刻藝術,完全燃燒,也同樣一覽無遺…
2012年從"頭像1號"開始,韓旭東嘗試用小塊的角料黏合為"集成材"之後進行雕刻,再將木塊規則或不規則地組合在這些交錯的正、負空間裡面,藉著這種幾何方塊的組合去營造出一種數位感。
這種“集成材”的雕刻方法,事實上給予韓旭東極大的解放,不但擺脫了木材形狀的限制,而藉由小木塊自由拼組達到需要的大小,所以理論上只要在膠材的"open time"許可範圍內,都可以製作很大的作品。韓旭東不必再去雕刻巨大的木材。而且傳統木雕消耗材料嚴重,“集成材”的使用,產生的廢料非常少,甚至可以使用過的木材來進行雕刻,不失為一種善待環境的新作法。
2019年初,韓旭東無意間看到的學機械的女兒桌上擺了一本書,是關於"arduino"的教學。隨手翻閱卻引起極大的興趣。前言裡便提到是設計給初學和藝術家使用的。因為集成材由長方體木材黏合,因此它本身就存在著運動所需要的直線空間和軌道。所以韓旭東上網去找相關的教學,希望能夠藉由微電腦控制馬達讓作品動起來,但是又希望能兼顧作品完成之後仍能凸顯雕塑的性格,而不是被機械的性格掩蓋。
整個過程在失敗中探索前進,學得很慢做得也很慢,寫的程式跑不動時就請向女兒請教。隔年"少林"初版完成,但問題太多,2021年又將內部所有構件全部更換。當"少林"的步進馬達聲音響起,木塊開始動起來,韓旭東知道其實他提出了一個問題,而不是找到答案;未來它可能要面對許多藝術與科學的質疑。但 ”新"、"變” 本就是藝術家應該信仰的重要價值,韓旭東不需要知道這個新嘗試方向是不是正確的。
對韓旭東自己來說,六十歲了,組構這些軟硬體零件是很燒腦的,戴著放大鏡在接那些複雜的線路是有些辛苦的,而這一切,其實只是期許韓旭東自己對藝術創作追求”新“與”變“的初衷可以有所交代,如此而已。
這次的展覽,可視為近10年的再次轉變過程,而且將學習到的知識,融入集成材雕刻創作,將藝術家們不易突破和完全受限的創作天份,再次體現藝術的新與變!韓旭東順勢而為的創作,將新與變的價值呈現,讓藝術無價得以彰顯。

Voices 2025官網:https://www.voicesoat.com/